其他
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血液净化技术指各种连续或间断清除体内过多水分、溶质方法的总称,该技术是在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在急诊、危重症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急诊、ICU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技术。为进一步规范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在急诊的应用,国内部分专家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制定 《血液净化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停用CRRT指征:① 生命体征及病情稳定;
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中,枸橼酸盐抗凝与基于肝素的抗凝效力几乎相当,但前者出血风险更低。
阿加曲班在肝脏代谢,可通过APTT水平有效监测抗凝效果。肝衰竭患者需要减少阿加曲班剂量。目前没有针对阿加曲班抗凝活性的拮抗物。
4.4 对于不能使用肝素或枸橼酸盐且没有全身使用阿加曲班治疗HIT的患者,可在无抗凝条件下进行CRRT
4.5 不推荐使用其他抗凝方法
通路位置的选择———包括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血管通路位置和导管的选择由透析的紧急程度、透析的类型、既往通路史及患者的总体身体状况决定。右颈内静脉直接回流进入上腔静脉,左颈内静脉置入导管则需要通过两个直角才能到达上腔静脉,可导致导管困难插管及较高的导管功能故障发生率。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将锁骨下静脉作为插入部位,此位置有较高的锁骨下静脉狭窄和栓塞形成发生率(15%~50%)。锁骨下静脉狭窄/血栓形成还会破坏同侧上肢永久性动静脉血液透析通路的置入。双侧中心胸静脉阻塞的情况下,可从股总静脉置入血液透析导管。以股总静脉作为静脉通路可规避许多与胸部中心静脉通路相关的并发症,如气胸、空气栓塞,更适于某些内科共存疾病的患者,如呼吸困难和不能长时间平卧的其他患者 (如病态肥胖)。
一般来说,颈内静脉导管适于使用2~3周,股静脉导管一般仅限于患者的单次透析和卧床患者3~7d的透析。
机械性故障和感染性并发症是导致非隧道式导管拔除的主要原因。导管植入2周后,股静脉和颈内静脉处的感染发生率均增加。一旦发生出口处感染或菌血症应立即拔除导管并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应用血液透析导管时常会出现管腔内血栓形成。建议导管置入后及每次血液净化后于导管腔内注入肝素或枸橼酸钠,预防血栓形成。为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应严密监测患者有无出血、缺血和 (或)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征象。使用股静脉置管的患者必须保持仰卧位。
导管拔除后,应用力按压至少10~15min,不可按压导管拔除,防止导管尖端血栓脱落进入体循环,造成肺栓塞而致猝死。
5.2 血液透析器/滤器
(1)结合患者临床情况,权衡滤器的溶质清除能力和生物相容性,以达到适合患者的最佳平衡;
(1)药物。不同药物的化学性质、代谢途径等一些特性决定是否能被CRRT清除。如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能透过透析膜,易被清除;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由于与蛋白质结合后成为大分子物质从而难以被清除等。
②空气培养细菌数<500cfu/m3。
③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2 。
④对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⑤治疗期间减少人员走动,缩短探视时间。
①查看病史,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主要诊断、明确治疗目的。
②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入量、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等,评估容量状态;查看实验室生化,评估出血风险,了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宣教及心理沟通。
①仪器定点放置、定时清点、定人负责日常清洁、定期保养维护。
②使用前查看仪器使用保养登记本,了解使用情况。
③按照机器使用流程操作,严禁跳过自检程序。
①核对治疗处方,正确配制置换液,严格无菌操作,建议在超净台冲配。
A碳酸氢盐配方。碳酸氢盐配方直接提供HCO3- ,但HCO3-易分解,需现配现用。由于钙离子和碳酸氢根易发生结晶,故钙溶液不可加入碳酸氢盐缓冲液中。重症患者常伴肝功能不全或组织缺氧而存在高乳酸血症 (乳酸>5mmol/L),宜选用碳酸氢盐配方。研究证明,碳酸氢盐配方具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B乳酸盐配方。乳酸盐配方经肝脏代谢产生 HCO3- ,间接补充RRT过程中丢失的 HCO3- 。仅适用于肝功能正常患者。正常肝脏代谢乳酸能力为 100mmol/h,故在高流量血液滤过时,乳酸盐配方仍可能导致高乳酸血症,干扰乳酸监测对患者组织灌注的评估[50]。
C枸橼酸盐配方。枸橼酸盐配方经肝脏代谢产生HCO3- ,间接补充RRT过程中丢失的HCO3-。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的RRT治疗[50]。
①为保证体外管路通畅,常采用5000~10000U/L肝素生理盐水对血液管路、滤器、置换液管路和超滤液管路进行充分预冲,降低凝血风险及气体栓塞形成。
②行血液灌流治疗,按照灌流器使用说明书,进行预冲。
二是通过静脉输液泵控制液体量,但误差较大,且最大速度为1L/h,对滤出液体量有一定的局限。该方法超滤器的分流量不易控制,低流量时容易产生血栓。故此方法仅推荐在容量超负荷时滤出水份。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调节滤出液的速度时,建议通过部分夹闭滤器出口或连接静脉输液泵来控制。
①体外环路引血不宜过快,后逐渐增加至目标流速。
②评估患者容量,选择合适连接方式。动、静脉管路同时连接时可避免容量丢失。
③气泡捕捉器中的血液量保持高水平,减少气体微栓子的形成。
④严密监测环路压力即静脉压、动脉压、跨膜压、压力降,评估管及滤器凝血程度。凝血分级指标:0级,抗凝好,没有或少有几丝纤维凝血;Ⅰ级,少部分凝血或少有几条纤维凝血;Ⅱ级,滤器明显凝血或半数以上纤维凝血;Ⅲ级,严重凝血,必须更换滤器及管路。
⑤血管通路与体外环路连接紧密,减少三通衔接;妥善固定,避免意外脱管。
⑥烦躁患者适当约束,按需使用镇静药物,避免非计划性拔管。
⑦及时处理仪器报警,减少血泵停运时间;血泵停运不能纠正时,立即予以手动回血,结束治疗,查找原因。
⑧体外环路采血,注意无菌原则,避免气体进入管路。
⑨使用生理盐水回血,回血量不易过多,建议200~300ml。
①正确填写血液净化记录单,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包括静脉输液量、经胃肠道摄入量、尿量、引流量、 CRRT超滤量。计算CRRT脱水剂量及净脱水量。
②依据患者病情,实施容量分级管理。急危重症患者建议采用二级或三级水平管理。
③CRRT液体容量水平分级。一级水平液体管理适用于治疗计划小、血流动力学稳定、能耐受暂时性容量波动的患者。二级水平液体管理依据每小时出入量调整超滤率,达到每小时液体平衡,适用于治疗计划变化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难以耐受容量波动的患者。三级水平由二级水平拓展而来,结合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如CVP、动脉血压、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管监测(PICCO)等,力求达到符合生理要求的最佳容量状态。
①监测凝血功能,防止滤器凝血,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②观察置管处、皮肤黏膜、伤口、引流液、二便等出血情况。
③出现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时,及时调整抗凝剂量和方式。
(5)预防感染:
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注意手卫生。
②重点环节加强监管,如体外环路采血、置换液更换、置换液配置等。
(6)预防营养物质流失:
①监测血液中电解质、营养素及药物浓度,及时在置换液中加以补充。
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置换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用量。
①导管封管技术 。按照导管标记的管腔容量推注封管液;可选择下述封管液,目前无循证依据推荐何种更佳。
B低分子肝素封管。普通肝素有不良反应患者可采用低分子肝素封管。常规推荐1000~12500U/ml。
C枸橼酸钠封管。活动性出血、严重出血倾向、肝素过敏或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可采用4% ~46% 的枸橼酸钠或生理盐水封管。
治疗结束后,取至少20ml生理盐水冲净管腔残血,推注封管液,正压封管。